中国人何时改变了席地而坐的习惯 山东省潍坊昌乐县唐吾镇中学 孙业勋 秦运兰 中国古代是采用席地而坐的生活方式,直到十世纪才发展成垂足而坐的方式。 ![]() 夏、商、周时期 夏商周时期逐步形成和成熟时期,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孕育期。从文献记载和考古发掘来看,商代开始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在这里,床虽然仅仅起到道具的作用,但可以推断,商代已出现了床,而且高度不低,下可容人。西周的统治者还根据席的优劣和装饰特点规定了严格的“五席”制度。五席的质地和特点并无等级贵贱之分。 春秋战国时期 从大量的出土实物中得知,春秋战国出现的漆木床、彩绘床等为后来的汉代成为漆家具高峰期奠定了基础。这床又大又矮,适合人们席地而坐的习惯。由此可以看出,当时的床已很普遍,而且制作水平已相当高。随着人们审美意识的增强,家具不仅具有使用功能,又兼有欣赏价值和观赏功能。 秦汉时期 当时人们的起居方式仍然是席地而坐,室内的家具陈设基本延续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席、床、榻、几、案的组合格局,漆木家具完全取代了青铜器而占据主导地位。西汉后期,出现了“榻”这个名称,是专指座具的。,秦汉时期仅供坐用,后演化变成可坐可躺。 魏晋南北朝 谈玄之风盛行。出现了新的起居习惯,使席地而坐不再是唯一的起居方式,为隋唐五代垂足起居方式与席地坐起居方式的等肩并存奠定了基础。魏晋延续了秦汉时期以床榻为起居中心的方式。榻在这个时期有了新的发展,还放有笔、砚和投壶,使人会文之余,还可游戏娱乐。 隋唐五代时期 唐朝的社会经济发展很快在文化艺术上丰富多彩,由于大兴宫室和贵族府第,家具产业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人们的起居习惯呈现席地跪坐、伸足平坐、侧身斜坐、盘足迭坐和垂足而坐同时并存的情景。 到唐朝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变革,人们开始坐高,双足悬起,中国的垂足家具才逐渐兴起,经五代十国至宋代垂足家具逐步完形,并完全取代席地而坐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