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乐府、教坊到瓦肆 马执斌 汉唐时期,我国封建统治者很重视乐舞杂技。 汉武帝设立专门管理乐舞杂技的机构——乐府。乐府的“雅乐”部负责宫廷乐舞、巡行祭祀音乐的管理,并广泛收集各地民间歌舞,整理加工,创作“新声”。乐府的“散乐”部负责管理不能应用于祭祀、巡礼的民间杂技乐舞。杂技乐舞主要功用是娱乐。它们进入宫庭以后,深受帝王将相的欢迎。为了提高演出水平,汉代设置了俳优职位,把民间优秀艺人搜罗殆尽。 唐高祖设教坊,隶属太常寺,专门管理雅乐以外的乐舞百戏。唐玄宗将教坊从太常寺中析出,“凡祭祀、大朝会,则用太常雅乐;岁时宴飨,则用教坊乐部”。从此,教坊与太常寺各司其职。教坊集中了众多杂技高手。唐玄宗还下令让官府将全国各地的百戏杂技艺人管辖起来,逢有盛会,征调校技,以为国家教坊补充新人。 天宝年间的安史之乱,使大唐王朝由盛而衰。叛军攻陷洛阳、长安。唐玄宗逃往四川,教坊艺人死的死、伤的伤、苟活的流散民间。安史之乱平息以后,唐朝统治者曾试图重整教坊,但因国家元气大伤,财力不足,无法恢复旧观。 两宋时期,程朱理学兴起,使封建礼教观念更加森严。那时上层社会普遍接受了程朱理学。他们不再像汉唐统治者那样注重本非“雅乐”的百戏杂技。虽然宋袭唐制,仍旧设置教坊,但与盛唐比较,已不成规模。宋代官方组建的百戏杂技主力,全都收录军中。宋代兵制:殿前司分前军、后军、左军、右军、中军,以及护圣军、神勇军、王选军、策选军、游弈军,共十军。其中,左军和右军,则是演习百戏杂技的重点。左右军艺人由国家按月发“饷糈”。每逢朝会、御宴,都由左右军艺人表演百戏杂技。演出百戏杂技的军中艺人不够时,就雇民间艺人充当。宫廷供奉与民间艺人的界限逐渐消失。就像赵升在《朝野类要》里所说的那样:“今虽有教坊之名,隶属修内习教乐所,然遇大宴等,每差衙前乐权充之,不足,则又和雇市人。近年衙前乐已无,教坊旧人多是市井路歧之辈。” 两宋时期,随着农业的发展,商业日趋繁荣,人口不断向大都市聚集。北宋都城开封和南宋都城临安,人口最多时,都超过百万。所以,许多史学家认为两宋时期市民阶层已经出现。市民需要娱乐,百戏杂技艺人流落到民间要养家糊口,这样市民阶层接纳了百戏杂技艺人。百戏杂技在市井演出要场地,于是瓦肆就应运而生了。 瓦肆是随着宋代市民阶层的形成而兴起的一种游乐商业集散场所。瓦肆又称“瓦舍”、“瓦子”,“瓦”。取名“瓦舍”,是勾画其特征,与建筑无关。吴自牧在《梦梁录》中解释说:“瓦舍,谓其‘来时瓦合,去时瓦解’之义,易聚易散也。”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上说:北宋京都开封“街南桑家瓦子,近北则中瓦、次里瓦,其中大小勾栏五十余座。内中瓦子莲花棚、牡丹棚,里瓦子夜叉棚、象棚最大,可容数千人。”由此可见,北宋都城瓦肆之多,规模之大。南宋临安也一样。《西湖老人繁胜录》记载:临安有名的瓦肆应有清冷桥畔的南瓦、三元楼的中瓦、众安桥的北瓦、三桥街的大瓦等。北瓦最大,内有勾栏十三座。瓦肆中为了便于表演和分隔观众,常用栏杆或布幔隔挡,当时人称“勾栏”,并非后世专指妓院的那种勾栏。 瓦肆集聚了众多百戏杂技艺人,竞争很激烈。技高者立足,技逊者走人,刺激着百戏杂技向更高的境界发展。《武林旧事》上说:技逊者被逼出京都,“不入勾栏,只在耍闹宽阔之处做场者,谓之‘打野呵’,此又艺之次者。”打野呵者流散到全国各地州县,能立住脚的自然不流动。于是,全国各地州县也都出县瓦肆。 总之,瓦肆技艺萌芽于隋唐,兴盛成熟于两宋。瓦肆的兴起,使本来发源于民间的百戏杂技重新回到民间。 (近日,接到河南邓州桑庄中学田弥老师来信,询问:“瓦肆”和“瓦子”是不是指同一事物?遂撰此文,既答复田弥老师,又供广大教师教学参考。)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