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熟知课本知识 河南省实验中学 张炜 2005年全国许多省市中招历史考试将采取开卷考试的模式,以能力立意命题,毕业班的学生如何适应这种变化呢?还需不需要记忆背诵大量的历史知识了? 其实,这个问题涉及到了如何转变学习观念,掌握基础知识。首先要正确认识,历史复习不是为了单纯地记忆知识,而是为了更好的积累知识。须知,有了知识和技能的积累,才会有知识运用的可能;有了循序渐进的积累过程,才会有方法技能、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最终才会形成解决问题的迁移能力。因此,在复习过程中,不要单一强化背诵记忆知识,而是要想着用什么方法积累知识,以达到理解、熟知的程度,一旦需要运用基础知识时,即使不能信手拈来,也能快捷地查找到。为此目的,以下几种方法可资借鉴: 一、知识网络化。每复习一课时注意按本课知识结构来复习。新教材每一课内容基本是讲一个历史事件,复习时可以从该历史事件的背景、原因、人物、时间、过程(或内容)、意义(性质和影响)、现象、本质及特点等方面来把握,形成知识结构。也有一课内容讲两个以上的历史事件,复习中注意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思考这几件大事的内在联系和一致性、以及与本课课题的关联,进而形成网络化的知识结构。 二、知识主干化。在知识结构的框架下,记住其中的主干知识,不要孤立的记忆它。所谓的主干知识,是指按课标要求掌握的重大历史事件(或人物)的内容和影响(或作用)。表现在课文中,即是每一课子目的核心内容。这些内容不多,记住的目的是为了突出重点,并能由此而链接更多的知识点,提高对知识的积累量,进而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效力,以及准确性。 三、知识线索化。在对每一单元知识结构整理的基础上,联系比较上一单元和下一单元的知识,整理出本册书的知识线索,这需要在老师的引导下完成。在知识线索下,加强对知识因果关系的理解,有的事件是一因多果,有的是多因一果,有的是一因多果等等,注意全面、辨证、多角度地分析。 四、另外,注意书上容易忽视的地方。这样做,不是为了记住这些地方,而是为了更好的理解主干知识。例如: 目录:每本书前的目录,认真阅读思考,一来可以抓住一课的主干知识,强干弱支。二来可以上下联系,理解本课在全册中的地位,也可与上下课知识形成联系,理解知识线索。三是依照目录,从政治、经济、文化和思想等不同的角度发现、归纳、整合同类知识,提高综合能力。 导言:导言中的问题可以帮助我们从中发现学习本课的任务;导言中的故事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本课的重点知识。 课文中的插图:可以用来加深对课文中相关知识的理解。首先,要善于观察,抓住其中隐含的历史信息。其次,掌握一些识图的技巧,如,注意地形图中的图示含义、线条的走向和古今地名国名的变化;了解人物图中的神态;发现景物图中的细节和特征等。 文献材料:一般在课文中用黑体字表现,它是史实来源的第一手材料或第二手材料,学习时,注意其出处,联系课文相关内容,解读其中语句的含义,这样能帮助我们提高阅读能力,形成论从史出、史证结合的学习方法。 注释:有些课文下页有注释,认真阅读此处,便于理解相应的历史概念。 自由阅读卡:是本课知识的延伸或补充,读一读,对加深课文重点知识的理解大有帮助。 书中小字内容:它是一课主干知识的补充解释,虽然不作考试内容要求,但复习到,有助于我们理解重点知识。 动脑筋:每一课都设计有动脑筋的题目,并配有两个形象生动的卡通人物,这其实是一种学法的引导,即提倡善于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的学习方法。复习中要领悟这种学习方法,注意一个问题可以从哪几个角度思考,能够得到哪些新的认识,真正体现出“温故知新”。 大事年表:每册书后附有大事年表,可以利用它理清历史事件的时间顺序和进程,加强对知识的纵向联系。 总之,熟知课本知识,是历史知识积累的过程,也是历史知识理解的过程,为其它能力的提高必将打下坚实的基础。当你在复习中真正感觉到了“历史知识是可以反复玩味的”,温故而出新,那么,开卷考试对你来说,就会有书可翻、开卷有益。 (本文发载于《中学政史地》初中历史版2005年第2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