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习网-初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初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总结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人教网-初中试卷网-中学学科网

教材解析:八年级上册第16课 血肉筑长城

http://www.newdu.com 2018-12-11 人民教育出版社 佚名 参加讨论

    教材解析:八年级上册第16课 血肉筑长城
    山东省桓台县实验学校 张文英
    一、知识梳理
    
    
    
    二、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
    1.台儿庄战役:1938年春,日军进攻徐州,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将日军一路阻止在山东临沂,另一路阻止在山东台儿庄。双方在台儿庄展开激战,中国军队歼敌一万多人,取得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明确台儿庄战役是抗战开始后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的一次重大胜利。也是用生命为代价换取的一场胜利。这一战役集中体现了“血肉筑长城”的主题及民族危亡时激发出的强烈的爱国情感。
    2.百团大战:1940年8月,八路军在彭德怀指挥下,组织100多个团,20万大军,在华北两千多公里战线上向日军发起猛烈攻击,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百团大战历时3个半月,战绩辉煌(如下表)
    

    战役时间
    

    战斗次数
    

    毙伤俘日伪军数
    

    破坏交通线
    

    拔掉据点
    

    三个半月
    

    1800多次
    

    4万多人
    

    2000多公里
    

    近3000个
    

    学习百团大战,还要深入理解百团大战发起的背景和作用。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日本改变侵华政策,以主要兵力进攻抗日根据地,对抗日根据地实行“囚笼政策”和疯狂的“扫荡”;这一时期,国内投降的倾向日益严重。为了打破日军对根据地的封锁、克服投降危险,中共领导的抗日力量主动出击日军,进行了百团大战。百团大战取得重大战绩,极大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战信心。中共领导的抗日力量成为抗击日军侵略的中流砥柱。
    难点:
    中共七大:中共七大的召开背景课本没有做详细介绍,只是明确指出当时形势的特点是抗日战争胜利前夕,意味着这是为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其中心任务是讨论如何夺取抗战胜利和解决抗战胜利后中国将走什么道路的重要问题。大会还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这条路线可从目标(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任务(在中共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力量(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三个基本点理解,是实现在抗战胜利后建立新中国、实现光明前途的行动纲领,“七大” 的重要意义在于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三、学法指导 
    1.列表归纳法。列表归纳是学习历史常用的方法。本课中涉及三个重要战役,可以通过列表的方法加以对比归纳,从时间、地点、参战部队、指挥者、战绩、意义等详细比较,也可以抓重点内容列表记忆,如下表:
    

    战役名称
    

    时间
    

    地点
    

    中国军队
    

    指挥者
    

    意义
    

    平型关大捷
    

    1937.9
    

    山西平型关
    

    八路军115师
    

    

    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
    

    台儿庄战役
    

    1938年春
    

    山东台儿庄
    

    国民党第五战区
    

    李宗仁
    

    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
    

    百团大战
    

    1940.8
    

    华北地区
    

    八路军
    

    彭德怀
    

    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
    

    2.读图学习法。充分利用课本中的地图或插图,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明确地图的方位,历史地名与现代地名的对照,各种图例的说明等,掌握有关史实空间分布的特点,或认识判断历史事态发展变化的进程。例如,结合《台儿庄战役形势示意图》学习台儿庄战役时,先在图中找到台儿庄的位置,然后根据图例观察日军进攻的方向,推断日军下一步行动计划,从而了解台儿庄战役的背景。其次是运用地图,将获取的历史地理信息与特定的历史阶段或重大史实联系起来进行分析。如把台儿庄战役放在日本全面侵华开始后这一历史背景下,不仅看出,台儿庄战役的胜利一定程度上阻止了日军南下、打通津浦线的进程,而且国民党在抗战初期的抗日还是比较积极的。
    3.列大事年表法。本课涉及的重要时间比较多,很容易混淆,可以按先后顺序一一列出,集中记忆,如整理列出以下大事年表:
    1937年9月         平型关大捷
    1938年春           台儿庄战役
    1940年8月         百团大战
    1945年4月         中共“七大”
    1945年8月15日   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4.歌谣学习法。歌谣对学生来说比较感兴趣,既朗朗上口,又概括知识。如学完这一课可以创作歌谣:初战大捷平型关,重大胜利台儿庄。深入敌后打游击,日军闻风皆胆丧。百团大战显神功,中共七大道路通。八年抗战成正果,血肉之躯筑长城。
    四、中考命题分析 
    相对于中考来说,这一课可以说是重中之重,每年各地市的中考题基本都涉及到这课内容,根据课标要求,重点考查的知识点主要有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中共“七大”、抗战胜利及历史意义等。三个战役的考查多以选择题出现,尤其是图片式或材料式选择题越来越多,要把三个战役时间、地点、指挥者、结果或意义等分辨清楚。中共“七大”和抗战胜利及历史意义等史实多以选择题、材料解析题或简答题形式出现,并注重前后知识的联系。
    五、中考试题分析
    1.(2008年·山东临沂市)右图是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使用的一幅图片。据图片内容判断,他研究的课题是:
    A.台儿庄战役   B.百团大战  
    C.平型关大捷   D.淮海战役
    解析:此题为图片式选择题,侧重考查读图、识图能力。仔细观察图片,这是一战争形势图,其战争核心围绕台儿庄展开,结合提供的4个选项,A是正确的。
    答案:A。
    2.(2008年·福建泉州丰泽区)70 年前,国民党爱国将领李宗仁领导指挥的是:
    A.西安事变      B.台儿庄战役      C.百团大战      D.平型关大捷
    解析:此题注重考查的是周年发生的大事件,根据题意,70年前,应该上推到1938年,1938年,国民党爱国将领李宗仁指挥台儿庄战役,取得重大胜利。此题也可以分析4个选项,西安事变是国民党爱国将领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的,百团大战和平型关大捷则是八路军指挥的,都不符合题意,由此确定B项正确。
    答案:B。
    3.(2008·江苏泰州)抗战期间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最大规模的战役是:
    A.台儿庄战役         B. 辽沈战役       C.百团大战         D.渡江战役
    解析:此题考查对知识的分析、理解和记忆能力,根据题意,可以先排除不属于抗战时期的辽沈战役和渡江战役,台儿庄战役是抗击日军取得的重大胜利,不属于主动出击,百团大战才是八路军主动出击日军最大规模的战役。
    答案:C。
    4.(2008·江苏淮安)下列属于中共领导的八路军在抗日战争中取得胜利的战役有:
    ①平型关战役         ②台儿庄战役       ③百团大战       ④辽沈战役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此题为组合式选择题,考查对知识的理解判断能力,根据题意,可以先排除不属于抗战时期的辽沈战役,台儿庄战役是国民党指挥的抗击日军取得的重大胜利,不属于八路军领导的,平型关战役和百团大战都是八路军指挥取得的重大胜利,①③是正确的。
    答案:C。
    5.(2008·山东省)10.观察右图,佩戴这种臂章的军队应该是:
    A.北伐战争时期                  B.抗日战争时期
    C.解放战争时期                  D.抗美援朝时期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的识图判断能力,不同时期的军队名称不同,所穿的服装也不同。观察图片,臂章是新四军、八路军字样,佩戴这种臂章的军队应该是抗日战争时期,因为在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国共两党协议,中国共产党军队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的。
    答案:B。
    6.(2008·四川甘孜州)下列对中共“七大”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B.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C.毛泽东在会上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
    D.为夺取抗战的最后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对历史知识的再现、再认能力。中共“七大”是抗日战争胜利前夕召开的,分析四个选项,选项A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在八七会议上确定的方针,选项B、C属于中共七大的内容,选项D属于中共七大召开的意义,由此确定A是正确答案。
    答案:A。
    7.(2008·河南省)中国近代反抗外国侵略的斗争曾经屡遭失败,这一局面彻底扭转的标志是:
    A.北伐战争胜利           B.抗日战争胜利
    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D.抗美援朝战争胜利
    解析:本题重在考查学生对重大事件理解辨析能力。此题容易错选C。最关键的是审好题,彻底扭转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斗争的屡败局面是在抗日战争胜利后,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真正结束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压迫,建立起独立自主的主权国家。B项是正确的。
    答案:B。
    8.(2008·吉林)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鸦片战争之后,帝国主义又相继发动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中国人民的英勇抗争使帝国主义亡华野心始终不能得逞。
    材料二:1937年7月,日本侵略者发动全国侵华战争。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国共两党再度合作,并肩抗战。经过全民族八年艰苦卓绝的殊死斗争,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近代以来反侵略战争的伟大胜利。
    请回答:
    (1)结合材料写出抗击日军侵略的清军将领和抵抗八国联军侵华的民间组织。(2分)
    (2)结合材料二写出抗战中两例著名战役及抗战胜利的标志。(3分)
    (3)结合上述材料和史实,谈谈你的认识。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阅读、分析、综合归纳等多种能力。首先认真阅读两段材料,从中找出有效信息,再结合设置的问题,确定考查的历史知识点,在此基础上,抓住关键词,组织精炼语言。此题第一、二问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第三问需要结合所学的知识自己归纳总结,力求语言既精炼又准确。
    参考答案:(1)邓世昌等(1分)义和团(1分)
    (2)战役:平型关大捷(或平型关战役)、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等。(答出以上要点之一即可得1分)(共2分)标志:日本天皇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1分)
    (3)中华民族(或中国人民)具有敢于抗击侵略的英雄气概或斗争精神;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反抗斗争使帝国主义不能灭亡中国;只有全民族团结起来,才能取得反侵略斗争的彻底胜利;要学习先辈的爱国精神等。(答出以上要点之一即可给分;其他答案观点正确,符合题意也可给分)(1分)
    作者简介:张文英,山东桓台县实验学校教师,本科学历,中学高级教师。自1986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初中历史教育教学工作,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成绩突出,在师生中有较高威信。积极参与教学研究,主持编写过《新教材详解》、《初中同步测控优化设计》、《诱思探究》、《中华学王》等多种教学资料,在《山东教育导报》、《中学政史地》、《少年智力开发报》、《新课程》等报刊杂志上发表文章多篇,先后获得过市优秀教师、市学科带头人、振兴淄博劳动奖章、市师德标兵等多项荣誉。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初中生物
初中历史
初中地理
初中道德与法治
初中历史与社会
初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初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