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民族大融合的改革家──孝文帝 江苏 周学平 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孝文帝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少数民族改革家,孝文帝改革说明,凡是顺应历史发展趋势和人民愿望的改革,总能起到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知识链接】孝文帝改革从政治制度、社会生活和文化等领域比较全面地反映民族大融合的趋势,深化和巩固了民族大融合的成果。 迁都:494年,孝文帝把都城从平城迁至洛阳(今河南洛阳)。 语言: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 服饰: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戴汉族服饰。 姓氏:鲜卑姓氏改为汉姓,拓跋改为元。 婚姻: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联姻。 政治:采用汉族官制、律令。 礼法:学习汉族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 【新题速递】 1.(2009年·浙江省杭州市)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社会发展,主要表现在 A.打击了隋朝的残暴统治 B.加快了北方民族融合的步伐 C.奠定了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基础 D.结束了南北长期分裂的局面 答案:B 2.(2009年·山西省)北魏建立后,统治者顺应民族融合的趋势,在平城进行了政治、经济改革。平城就是今天山西境内的 A.太原 B.大同 C.阳泉 D.长治 答案:B 3.(2009年·湖南省娄底市)《爱我中华》歌唱道:“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北魏时,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大融合,其主要措施是 A.实行“三长制” B.严惩贪污受贿 C.实行“均田制” D.迁都洛阳、学汉语、通汉婚、改汉姓 答案:D 4.(2009年·江苏省淮安市)尊老爱幼、崇尚忠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下列把“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作为重要改革措施的少数民族首领是 A.呼韩邪单于 B.北魏孝文帝 C.辽太祖阿保机 D.金太祖阿骨打 答案:B 5.(2009年·广西玉林市)小明在查资料时发现有一个中国古代少数民族皇帝把自己的姓名改为元宏,你认为这一历史现象出现于 A.三国时期 B.两晋时期 C.南北朝时期 D.元朝时期 答案:C 6.(2009年·广东省汕头市)北魏孝文帝在统一黄河流域以后,采取措施革除落后的“胡风国俗”,接受先进的汉文化,促进了民族融合,其措施有①在朝廷中使用汉语 ②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 ③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 ④迁都长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A 7.(2009年·山东省烟台市)南宋时“今世之服,大抵皆胡服”的现象,是民族融合的具体表现。下列事件对民族融合的加强有促进作用的是 A.商鞅变法 B.靖康之变 C.王安石变法 D.孝文帝改革 答案:D 8.(2009年·江苏省盐城市)公元五世纪,鲜卑族人纷纷把姓氏改为“元”、“陆”或“刘”等,主要原因是 A.商鞅变法的推动 B.秦始皇的要求 C.孝文帝的改革 D.康熙帝的命令 答案:C 9.(2009年·湖南省常德市)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均能获得成功的根本原因是 A.顺应了当时历史发展的趋势 B.符合当时统治阶级的利益 C.得到了最高统治者的支持 D.代表广大人民的利益 答案:A 10.(2009年·江苏省泰州市)商鞅和北魏孝文帝都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改革家,他们改革的共同作用是 A. 都巩固了奴隶主贵族的统治 B. 都促进了民族融合 C. 都加速了封建化的进程 D. 都加强了中央集权 答案:C 10.(2009年·广西南宁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魏主(孝文帝)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为物之元也,皆改姓元氏。诸功臣旧族……皆改之。……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三十以下在朝廷之人,如语音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 ──《资治通鉴》 穿汉族服装的鲜卑贵族 请回答: (1)北魏孝文帝改革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次重要的改革。依据材料一、二概述孝文帝改革的措施。 (2)根据所学知识,说明孝文帝改革对当时及后世历史发展的作用。 答案:(1)措施:改鲜卑姓为汉姓,改鲜卑语为汉语,改鲜卑服为汉服。 (2)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孝文帝改革,为我国各民族共同发展的历史作出了贡献,或促进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只要答案意思相近可以酌情给分) 【应考对策】 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大融合,而民族融合又促进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孝文帝改革的措施及历史意义既是中考的重点也是中考的热点,应重点掌握。考查的题型主要以选择题、材料题、识图题等为主,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和迁移能力。也要注意孝文帝改革与商鞅变法的比较。 作者简介:周学平,江苏省东台市梁垛中学教师,本科学历,中学一级教师。自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初中历史教育教学工作,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成绩突出。积极参与教学研究,在《中学生导报》、《新课程》、《少年智力开发报》等报刊杂志上发表文章多篇。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