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盘,一本书,一幅画 山东 陈 静 闲暇时候,偶尔会想:我的孩子们是否还记得多年前的那节历史课呢?那是可以用一个数学算式列出来的一节课:一张盘 + 一本书 + 一幅画 = 一节历史课! 那时,我们乡村学校的教学条件比较落后,学生的业余生活也相对贫乏。为了让孩子们触摸到形象的历史,我常常为了一节课的历史资源而煞费苦心。特别是每到科技史、文艺史的学习,我便想着要放开手脚,给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悦的课堂。今天我提到的,便是九年级上册最后一节课──“世界的文化杰作”。 在学习这一课的前几天,我已经开始着手准备资料,那时录音机磁带还比较流行,然而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在县城所有音像店却都没得卖。无奈我使出最后一着:1.在自家电脑搜索;2.下载到U盘;3.坐公交车进城;4.找到一家刻录店。于是,一张贝多芬专辑光盘诞生!找一本书对于我来说就要容易多了,托尔斯泰的书中我最喜欢《安娜·卡列尼娜》,那是我的书橱必备。对于梵高,由于极度喜欢他极具表现力的个性作品,所以,我不满足教材插图,记得我教过的一个低年级孩子特有绘画天赋,没有专业教师指导,纯属自学成才。于是我找到他,请他帮忙临摹一幅《向日葵》。几天之后,那满眼的金黄呈现在我的面前。 当我抱着摞上两个音箱、一本书、一张画的影碟机走进教室时,虽然有点狼狈,但满怀激情仍在。孩子们看我的眼神也是欢快的。在跳动着强烈时代脉搏的《英雄交响曲》中,同学们走近了顽强的贝多芬,了解了贝多芬的英雄情结。我与学生渐渐沉入了那段热血沸腾的法国大革命年代,这时我清醒的意识到,大家开始了解音乐的内涵,了解音乐与时代的关系…… ![]() 盘还在,书依旧,可惜的是那幅《向日葵》在搬家的过程中弄丢了,如今想想都很怅然。毕竟是那幅画打开了通往梵高的大门,引领着大家去领悟天才般的梵高,领悟个性张扬的色彩,领悟梵高笔触下对生命的执着、热爱…… 有时候,课堂,可以不像“课堂”,只要能够收获,又何必在意播种的形式呢! 作者简介:陈静,山东高唐实验中学教师。聊城市教学能手、骨干教师、高唐课改先进个人;省优质课获奖者;有课例、论文、课件等多次获奖;参编《金四导》系列、《快乐书坊》系列、《初中历史教材全析》等;参研市级课题、省级十五规划重点课题等。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