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诚信 求变法 商鞅立木为信 贵州 曾祥明 ![]() 商鞅意识到颁布的新法如果没有老百姓的信任和支持,贯彻执行起来势必困难重重。为了保证新法的在百姓中顺利进行,于是,采取了“立木为信”的方法,在百姓中得到了信任,提高了政府的威信。新法颁布以后,秦国很快就发生了变化,由上至下都能依法行事。尽管后来太子公开反对新法,但由于有言在先,反对新法就要受罚,秦孝公也不能不同意处罚太子的老师。由此可见,推行新的政策,贯彻执行新法,一要取信于民;二要广泛征求意见,保证新法的正确性;三要一视同仁,任何人都不能游离于法度之外。否则就难以成就大事业。 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商鞅的变法措施得到较为彻底的推行,于是秦国废除了奴隶制。新的制度和规定,使秦国上下形成了崇尚耕战的风气,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加强了军队的战斗力,秦国很快成为国富民强的封建国家,实现了中国古代社会划时代的大变革,从此以后为统一全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奠定了中国自秦以后2000多年封建社会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方面的发展模式。 结合当今的社会现实,我们提倡的讲诚信,这就是对公民道德的基本要求,我们应该从小以诚实的道德规范来约束自己。支持改革,维护改革开放的成果。 作者简介:曾祥明,贵州省黎平二中历史教师,县兼职教研员。注重教学探究,撰写了相关的教学论文700多篇发表于省级以上报刊杂志。论文《如何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获省首届论文评选二等奖,教学课件被省教育科学研究所评为二等奖。获县一等辅导教师奖及全国“辅导教师奖”一等奖。《辛亥革命在黎平的社会氛围》一文被清华大学主办的《中国知网》CNKI系列数据库收录。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