凿空西域──西汉伟大的外交家张骞 河北 吕志华 他被后人誉为伟大的外交家、冒险家、旅行家,司马迁称他是“凿空西域”的人,梁启超赞他:“坚忍磊落奇男子,世界史开幕第一人”。他就是西汉时期的张骞。 当我们翻开历史的画卷,我们可以清晰地看见他一生的成就:公元前139年,张骞受汉武帝派遣,带着一百多个随从,出使西域,联络大月支,共同抗击匈奴。张骞一行从陇西出发,很快进入了河西走廊。但是,正当他们风尘仆仆地跋涉的时候,遇见了匈奴的骑兵。张骞等人全部被俘虏,押送到单于的王廷,被扣留了10年之久。匈奴单于知道了张骞西行的目的之后,自然不会轻易放过。把他们分散开去放羊牧马,并由匈奴人严加管制。还给张骞娶了匈奴女子为妻,一是监视他,二是诱使他投降。但是,张骞坚贞不屈。始终保持着汉朝使者的符节。虽被软禁放牧,度日如年,但他一直在等待时机,准备逃跑,以完成自己的使命。 整整过了十一个春秋,匈奴的看管才放松了。公元前129年,张骞乘机和他的贴身随从甘父一起逃走,离开匈奴地盘,继续向西行进。由于他们仓促出逃,没有准备干粮和饮用水,一路上常常忍饥挨饿,干渴难耐,随时都会倒在荒滩上。好在甘父射得一手好箭,沿途常射猎一些飞禽走兽,饮血解渴,食肉充饥,才躲过了死亡的威胁。他们取道天山南麓的车师,经过焉耆、龟兹,翻过葱岭,到达了大宛。最后终于到达了大月支。公元前128年,张骞一行踏上了归途。不幸再次被匈奴骑兵俘获,扣留了1年多。直到公元前126年,张骞等人才趁着匈奴内乱的时候,带着妻子和儿子,逃出了匈奴地区,回到了汉朝。 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历时13年之久,虽然联络大月支夹击匈奴的使命没有完成,但他却是第一次开通西域的人,开辟了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并且访问了大宛、康居、大月支、大夏等地,了解了乌孙、安息(即波斯,今伊朗)、条支(即大食,今伊拉克)、身毒(今印度)等地的情况,为以后和这些地区的交流奠定了基础。回来以后,张骞向汉武帝报告了西域的情况。这就是《汉书·西域传》资料的最初来源。 张骞不仅是一位探险家和外交家,他还是一位英勇的将军,第一次出使西域之后,张骞因为熟悉匈奴的情况,就随军远征匈奴。他为汉军担任向导,指点行军路线,寻找水源和草地,为汉军的顺利进军屡次立下大功,汉武帝因此封他为博望侯。公元前121年,为了打通前往西域的道路,汉武帝组织了第二次对匈奴的大规模战役。张骞和李广奉命从右北平出发,策应霍去病的军队。公元前119年,匈奴主力被消灭,单于王廷被迫迁到大漠以北,汉朝对匈奴的战争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匈奴对汉朝的威胁基本解除了,汉朝和西域之间的交通也基本畅通了。 对匈战争胜利之后,为了进一步发展汉朝和西域各族的友好关系,加强和中亚、西亚各国的联系,孤立、打击匈奴在西域的残余势力,汉武帝第二次派张骞出使西域。公元前119年,张骞率领大队人马,携带价值千万的金币、丝绸和1万多头牛羊,前往乌孙。同时,张骞派部属分别前往大宛、康居、大月支、大夏、安息等地访问考察。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和西域各族人民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他刚强坚毅的性格,诚恳开阔的胸怀,受到了各族人民的信任和爱戴。张骞死后,汉朝派往西域的使者都称为博望侯,他的封号成了汉朝使者的美称,而汉朝使者也因此而受到西域人民的欢迎和信任。张骞出使西域加强了汉族和西南各少数民族之间的友好关系,还为后来汉朝经营开发西南地区奠定了基础。 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走出国门、开展外交活动的外交家。他不仅第一次走出古老中国的大门,开辟了国与国进行平等互利、友好往来的“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华民族与中亚、西亚、南亚及欧洲等国家的经济、文化、政治等各方面的交流与合作,为推动世界文明进步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同时,其外交实践构建了国与国之间平等往来、友好相处的基本原则,为后世国家之间开展外交活动奠定了思想基础,对当今世界外交活动的基本准则形成与发展提供了依据,产生了深远影响,并将继续发挥更大作用;也为后世的外交使节开展外交活动建立了一座丰碑,成为后世外交工作者的行为楷模。 当我们回望这段历史,除了感动于张骞忍辱负重、不辱使命的爱国情怀,更震撼于张骞敢于冒险、敢为人先、勇于开拓的精神。正是在这种精神的支撑下,有了千古传颂的丝绸之路,这不禁让我想到了哥伦布,想到了郑和,甚至想到了邓小平在南巡讲话中所讲的“改革开放的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他说: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事业……。是啊,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都需要那些敢闯敢干,勇于开拓创新的人。 作者简介:吕志华,河北省秦皇岛市卢龙县燕河中学教师。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