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溶解度曲线” 湖北省枣阳市兴隆镇二中 程 云 溶解度曲线是各地中考试题必然考察的知识点,这种题涉及到的知识点其实并不多,通过学习,同学们应该能轻松应对其中大部分,难点在于温度变化后,对析出晶体质量多少和溶质质量分数变化的判断。下面以例题加以分析。 1.如图1为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面问题: (1)在t2 ℃时,A、B、C、三种物质溶解度大小顺序是 。 (2)O点表示 。 (3)P点表示 。 (4)Q点为t3 ℃时,A的 溶液,P点为t3 ℃时,A的 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5)t3 ℃时,等质量的A、B、C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析出晶体最多的是 ,变成不饱和溶液的是 。 (6)欲使C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有 、 、 。 (7)欲从B溶液中结晶B,采用的方法是 。 (8)t1 ℃时,A、B、C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3 ℃,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 。 答案:1:(1)B>A>C (2)在t1℃时,A、C的溶解度相同 (3)在t3℃时,A的溶解度为ag (注意:单位“g”必不可少) (4)不饱和、饱和 (解析:组成曲线的点表示该物质在该温度时的饱和溶液,曲线下的点表示该物质在该温度时的不饱和溶液) (5)A (解析:A、B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减小,因此A、B的饱和溶液降温均会析出晶体,如图2所示,对比a→a’;b→b’,我们可以轻易看出A比B析出的晶体要多。 C(解析:C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增大,所以降温,C会变为不饱和溶液。而A、B均析出晶体,与溶质共存的溶液是饱和溶液,所以A、B仍为饱和溶液。) (6)加入C物质、 蒸发溶剂、 升高温度 (7)蒸发溶剂 (解析:对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大的物质,一般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析出晶体。) (8)B>A>C ,(解析:升温,A、B的溶解度虽然变大,但没有另外加入溶质,所以变成不饱和溶液,溶质溶剂质量没有改变,溶质质量分数也就没有变化,因此B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A的; 而C的溶解度变小,所以会析出晶体,溶质质量分数就小于A。) 第1题做对了吗?再来试试下面几个题,看做起来是不是得心应手。 2.如图3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A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时变为不饱和溶液 (B)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C)在t1℃时,A的溶解度等于C的溶解度 (D)当A中含有少量B时,可以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A 3.如图4,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t1℃时,向两只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A、B两种物质至不能溶解为止。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较大的是___溶液。(填“A”或“B”) (2)t2℃时,欲配制等质量的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量关系是A___B (填“=”“>”或“<”,下同) (3)将t2℃时,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200g,降温至t1℃,析出晶体关系是A___B (4)将t1℃时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200g,升至t2℃,欲使它们仍为饱和溶液,若不改变溶剂质量,所需加入固体溶质的质量关系是A___B 4.如图5为某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B点表示的意义:表示该物质在t3℃时,溶剂为100g,溶质为dg的不饱和溶液,则A点的意义:表示 。 (2)若A、B两点的溶液在保持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各加20g 水,A点的溶解度____;比较A、B点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 。 (3)当温度升高时,A点溶液的质量分数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当温度降低时,B点的变情况是 。 答案: 2.A 3.(1)B (2) = (3) > (4) > 4.(1)该物质在t2℃时,溶剂为100g,溶质为cg的饱和溶液。 (2)不变(解析:固体溶解度只受温度的影响,加水加溶质都不会改变) ; A>B (3)不变(解析:温度升高,溶解度变大,但未加入新的溶质,所以溶质、溶剂质量没变,溶质质量分数也不会变) (4)当温度由t3℃降低到t1℃时,B点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不变;当温度低于t1℃时,B点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将变小。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