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雷彗星 天体的轨道是这样一种观念:它应能很容易用方程或它们的曲线加以描述.研究曲线固有时能够揭示轨道的循环和周期.这里提到的哈雷彗星,便是一例.直至16世纪,彗星还是一种无法解释的天文现象.它似乎并不遵从太阳系的哥白尼和开普勒定律.公元1704年,E·哈雷对各种彗星的轨道进行了颇有成效的研究.在广为收录的资料中,有不少是关于l682年的彗星的.他注意到该彗星的轨道与1607,153l,1456等年份的彗星穿过天空的同样的区域.由此他得出结论,它们应是同一个彗星,它绕太阳的轨道呈椭圆形,周期约75至76年.他成功地预测该彗星应于1758年回归.它就是后来变得非常著名的哈雷彗星.新近的研究表明,在公元前240年,中国人就已记录到了哈雷彗星. 哈雷彗星的每一次出现,其渐渐谈去的彗尾奇观,就像最近1985一1986年这一次出现的那样明显. 人们确信,彗星最初是从一些冰体小行星而来.这些冰体小行星绕着太阳,在差不多距太阳l至2光年的球面上运转.这些小行星是冰块和部分硅酸盐物质微粒的掺合物.在太阳的边缘,处于冰冻的低温,这些小行星绕着太阳以每分钟3英里的速度,用30000000年的时间绕太阳旋转一周.由于过往其他天体引力的偶然性干扰,使它逐渐落向太阳,并因此改变其圆形的轨道为椭圆形.自从它开始进入太阳的椭圆形轨道,它的部分冰块便开始气化,这就形成了彗尾,它永远指向背离太阳的方向,因为这种尾巴受到太阳风吹拂的缘故.彗尾是气体和少量的微粒的掺合物,它受太阳的照射而发光.彗星在继续运行中如果没有受到木星和土星引力的影响,它将不会改变绕太阳的椭圆形轨道.每一个轨道都带给彗星一次靠近太阳的机会,这时冰融化得更多,从而造成了彗尾的扩展.彗尾使得彗星的尺寸显得更大(一个典型的彗星直径约10千米).在彗星的尾部也漂游着一些陨石,它们最初是嵌在彗星的冰条里的.陨石是彗星分化后在轨道上的残留物.而当它的轨道与地球的轨道巧合时,便造成了流星雨.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