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复习试卷 湖北汉川实验中学 王健龙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将词语中注音的字和错别字的改正字工整的写在田字格内(4分) 人声dǐng 沸 jiǒng乎不同 锋芒必露 马革果尸
2.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他很高兴;但竟给那走来夜谈的老和尚识破了机关。说他脸上有些妖气,一定遇见“美女蛇”了。 (“机关”:周密而巧妙的计谋,秘密) B.他用他那独特的、且有南方风味和吸引人的讽刺口吻谈论着一切事物和一切人。(“风味”:事物的特色,多指地方色彩) C.他的脸上呈现出悲剧.一张含蓄了许多愁苦和力量的脸。(“悲剧”:戏剧的主要类别之一,这里是指贝多芬的脸上表情丰富,像悲剧的演员一样) D.张爱萍将军称他为“‘两弹’元勋”,他是当之无愧的。(“元勋”:立了大功的人) 3.请根据《童年》的内容选择正确答案填空,只要填序号。(4分) (1)阿廖沙在外祖母家结识的最要好的朋友是( ),他后来被阿廖沙的外祖父撵走了。 A.小茨冈 B.“好事情” C.彼得伯伯 D.奥甫先尼科夫 (2)作品最后交代“我就走入了人间”,这句话的含义是( )。 A.我开始了正常人的生活 B.我参加了革命斗争 C.我融入到人民群众之中 D.我开始了新的生活 4.按要求填空。(6分) (1)《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表达诗人对家乡的依恋和思念之情的两句是。 , 。 (2)成语“扑朔迷离”源自《木兰诗》诗句 , 。 (3) 写出两句描写黄河的古诗名句: , 。 5.2006年,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因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讲授《论语》而在全国引起哄动。人们尊称她为“学术超女”,纷纷抢购她编写的《〈论语〉心得》。针对这种“追星”现象,你有什么看法?(50字以内)(3分) 二、阅读与鉴赏。(36分) 《孙权劝学》(10分)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6.写出下列词语的含义或用法。(4分)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 ) (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 (3)及鲁肃过寻阳 ( ) (4)自以为大有所益( ) 7.翻译下列句子。(2分) 蒙辞以军中多务。 8.请结合自身经历谈谈学习本文的启示。(3分) 9.请比较《孙权劝学》与《伤仲永》的异同。(3分) (二)(9分) (1) 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虽然小,但在那里也可以爬上花坛去折腊梅花,在地上或挂花树上寻蝉蜕。最好的工作是捉了苍蝇喂蚂蚁,静悄悄地没有声音。然而同窗们到园里的太多,太久,可就不行了,先生在书房里便大叫起来:—— (2)“人都到哪里去了!” (3)人们便一个一个陆续走回去;一同回去,也不行的。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普通总不过瞪几眼,大声道:—— (4)“读书!” (5)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有念“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的,有念“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的,有念“上九潜龙勿用”,有念“厥土下上上错厥贡苞茅橘柚”的……先生自己也念书。后来,我们的声音便低下去,静下去了,只有他还大声朗读着:—— (6)“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坐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 (7)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 10. 以上文字主要写了玩耍和 两种情景,其中都写到了气氛。最能体现各自气氛特点的词语是 和 。(3分) 11.下面四项中,最能表现先生“严而不厉”性格的是( )(2分) A.到园里的大多,太久,可就不行了,先生便大叫起来:“人都到哪里去了!” B.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 C.普通总不过瞪几眼,大声道:“读书!” D.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 12.为何学生读的文字没加标点而先生读的有标点,下面分析最合理的一项是( )(2分) A.学生读的文字是间接引用,而先生读的文字是直接引用。 B.学生读得快,而先生读得慢。 C.学生是放开喉咙读,先生是大声朗读。 D.学生没读懂,先生读得懂。 13.下面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上文对先生进行了语言、动作和神态的描写。 B.字里行间,表现了对封建教育的不满。 C.“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这句话表明少年鲁迅天资聪颖,对先生所读文章的妙处。心领神会。 D.段末“拗”字生动描写了先生读书时无限陶醉的神态。 (三)我最好的老师(17分) 怀特森先生教的是六年级的科学课。在第一堂课上,他给我们讲了一种叫作凯蒂旺普斯的东西,说那是种夜行兽,冰川期中无法适应环境而绝迹了。他一边说,一边把一个头骨传来传去,我们都作了笔记,后来又进行了测验。 他把我的试卷还给我时,我惊呆了。我答的每道题都被打了个大大的红叉。测验不及格。一定有什么地方弄错了!我是完完全全按照怀特森先生所说的写的呀!接着我意识到班里的每个人都没及格。发生了什么事?很简单,怀特森先生解释道。有关凯蒂旺普斯的一切都是他编造出来的。这种动物从来没有存在过。所以,我们笔记里记下的那些都是错的。难道错的答案也能得分吗? 不用说,我们都气坏了。这种测验算什么测验?这种老师算什么老师?我们本该推断出来的,怀特森说道。毕竟,正当传递凯蒂旺普斯的头骨(其实那是猫的头骨)时,他不是告诉过我们有关这种动物的一切都没有遗留下来吗?怀特森描述了它惊人的夜间视力,它的皮毛的颜色,还有许多他不可能知道的事实。他还给这种动物起了个可笑的名字。可我们一点没有起疑心。他说我们试卷上的零分是要登记在他的成绩记录簿上的。他也真这么做了。怀特森先生说他希望我们从这件事当中学到点什么。课本和老师都不是一贯正确的。事实上没有人一贯正确。他要我们时刻保持警惕,一旦认为他错了,或是课本上错了,就大胆地说出来。 上怀特森先生的课,每一次都是不寻常的探险。有些科学课我现在仍然能够差不多从头至尾地记起来。有一次他对我们说他的大众牌轿车是活的生物。我们花了整整两天才拼凑了一篇在他那里通得过的驳论。他不肯放过我们,直到我们证明我们不但知道什么叫生物,且还有坚持真理的毅力时,他才罢休。我们把我们这种崭新的怀疑主义带进了所有课的课堂。 14.“班里的每个人都没及格”的表面原因和实质原因分别是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为什么说对于这个编造出来的故事,“我们本该推断出来的”?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我”从怀特森老师那里学到了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从对待怀特森老师的态度变化上看,本文采用的手法是__________;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4分) 18.对比一下怀特森先生和三味书屋的先生的教学方法,他们有什么不同。(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写作实践(共44分) 19.阅读下面学生习作,按要求进行评点和修改。 留点感激在心中 也许,在生活中,令你感激的人很多,亲人,朋友,或陌生人。但,有谁能想到我感激的却是一个我的“敌人”。 今年暑假,我参加了为期十天的夏令营。在第四天时,班主任推荐我和我的好朋友参加一个每班两名选手参加的英文歌曲大赛。 我们很快的从教室走到体育馆,明亮的灯光照在我们脸上,激烈的比赛正在与我们共行。最后,只有我和最最强大对手张帆可以进入决赛。决赛定在第二天下午,“哗”馆外突然下起了大雨,我们都走不了了,这时,已是晚上八点了,第二天还要早起,怎么办?一个10分钟、两个10分钟……半个小时过去了。此时我和对立的张帆仿佛下了好大决心似的高喊着:“老师!我去叫车!”“你别去,雨这么大……”他没等老师说完便斩钉截铁的说:“我没事儿!”说罢便匆匆相馆外冲去……我不安的走到门前,天哪!水好深,他的一部分小腿浸在了水里。 过了好一会儿他叫来了一辆只能坐两人的小车,让我和老师上车后,他见没有了位子,自己便向宿舍跑去。 他廋弱的身躯和那単薄的衣衫被风与无情的吹打着,望着他湿漉漉的身影,我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感觉,说不出的滋味,眼睛不知为什么,模模糊糊的。第二天的比赛我如愿以偿的获得了冠军,他却因为感冒名落孙山。这份感激至今保留在我心中…… (1)任选一个角度简要评价这篇文章的主要优点。(2分) (2)文章还有明显的毛病,请指出,并说说你的修改意见。(2分) 20.幼时,儿时,少年时……一个个透明的日子,永远象一块块透明湛蓝的宝石,凝缩着每一滴欢笑的泪水,映现着我们笑脸上那每一抹纯真,洁白的纸上涂上了梦想的色彩,也记录下我们成长的足迹…… 请以“成长”为话题,写一篇500字以上的作文,文体不限,感情真挚。 参考答案 1.略 2.C 3.BD 4.略 5.儒家的思想在今天仍有生命力,学者会受到人们的尊崇。于丹用通俗的语言讲解了《论语》的深邃思想,告诉了我们做人做事的道理。她让孔子的思想重放光彩。(意近即可) 6.(1)通“耶”,语气词。 ⑵只 ⑶到了……时候 ⑷益处,好处。 7.吕蒙以军中事务多为理由来推辞。 8.(1)要虚心听取别人好的建议;后天学习的重要性。(从吕蒙角度)⑵办事情要善于运用方法才能友好的成效。(从孙权角度)⑶看待事情或人要用发展的眼光。 9.相同点:两文内容都与学习有关,都说明了学习的重要性。 不同点:(1)《孙权劝学》写吕蒙“当涂掌事”之后,经孙权劝说“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了惊人的长进;《伤仲永》写中拥有年重回过人,却因其父“不使学”而“民然中人”。内容一正一反:一是年长好学,学有所成,一是幼年不学,毫无所成。⑵两文写法不同:前者以对话为主,言简义丰;后文叙议结合,借事说理。 10. 读书,静悄悄,人声鼎沸 11.B 12.D 13.B 14.表面原因:“给的答案是错的,错的答案不能得分。”实质原因:学生们没有怀疑精神。 15.此题从文中第3段即可找到答案:正当传递凯蒂旺普斯的头骨时,他告诉我们有关这种动物一切都没有遗留下来。 16.大胆怀疑的精神,敢于发问的勇气。 17.先抑后扬 使读者更容易接受作者的观点 18~20.略。 (责任编辑:admin) |